话说,区块链火到你不了解都担心自己要OUT的节奏,可我却既不敢乱发言,也没入局,保守的有点不像水瓶座。
春节回山东老家,除了喝喝喝之外,一直在研究区块链,趁还未上班,也聊聊区块链。
1、区块链一定是未来,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。
为什么?
因为区块链赋予了更多人的“人权”。
试想一下,如果小米当时的100个铁杆粉丝,当初支持它的一些供应商甚至初创团队,都因为在整个小米生态里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,通过区块链有了数字确权,而获得了一定的小米币,这个小米币可以购买小米的产品,也可以进行转让、交易,还能升值……
我肤浅的以为,区块链就是一个智能合约,本质上真的实现了“多劳多得”,让每个人都不再担心付出没有回报。
且,未来,回报未必需要货币,只要能用来消费,能用来流通,能用来资产增值就可以,管它是货币还是代币抑或token呢。
2、消费、教育、医疗或许成为区块链最大受益者
很多人以为金融行业将成为最大受益者,我不这么看。
因为ICO等真的政治不正确,太容易被非法转移资产,以及非法集资等,国家对于数字货币将监管非常严,哪怕现在有些机构好像赚了不少钱,但一旦不能落地或者引发群体事件,政府一定会强势干预,风险太大。
相反,一直是国家鼓励的实体经济尤其教育、医疗、消费类产业的,如果嫁接区块链技术来进行发展,说不定前景无限。
比如,用区块链技术赋能医疗产业,每个人的健康报告均数字化,记录了一个人一生的所有健康变化,每个医生及护士的贡献均可上链,一个虚拟且高效的超级医疗医院可能就真的实现了,亦把国家一直想推行的“家庭医生”立马落地了。
3、社群将是区块链实践的最佳土壤
区块链本质是一个信用互联网,每个人的信用记录不可逆、不可篡改,且广而告之,和社群有着异曲同工之妙。
社群无非就是是凝聚一群人,共同干一件事,实现一个目标,应用区块链技术,将会让社群的激励更加公平和科学。
假设,用区块链技术,可以记录和激励每个用户对疯蜜社群的贡献,用之激励的代币比如F币限额200万枚,既可以用来缴纳疯蜜财商学院的学费,还能流通,这个F币亦有了资本升值的可能性……在这样的机制下,疯蜜社群的裂变速度将非常快。
4、公司这个组织形式或将被区块链颠覆
公司曾是最有效率的一种组织形式,但区块链显然也是生产关系的革命,因为可以科学、精确记录一个人的贡献并给予代币激励,如此,每个人未必成为公司的员工或者股东,只要对项目有贡献,就可享受代币(货币、股票、股权三合一)激励,那公司就未必有太大的存在价值了。
未来是平台+个人的时代。
5、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是两码事
看到朋友圈太多朋友发币了,感慨他们创新精神的同时,我却一点不羡慕,因为我明白一个道理,如果Q币都很难ICO的话,其它任何币在我看来都是空气币,或许,短期来看,某某ICO很成功,但我认为最多是割韭菜的成功,出来混总是要还的。
很多人最后晚年凄惨,都是因为年轻时得到了自己无法驾驭的财富,大起大落之后负债累累。
关于某些ICO其实只要看两个维度即可,一是它怎么确权,二是它如何共识。
6、从用户价值和应用场景来思考区块链应用
区块链技术将会和移动互联网、WIFI、二维码一样成为基础设施,解决哪些社会问题和创造哪些用户价值,比什么白皮书都有用。
因为任何技术创新都是为了创造用户价值,所以大家评估区块链和数字货币时,从用户价值和应用场景来思考即可。
从这个维度,目前的ICO无一有价值。
7、去中心化是区块链的特色
用区块链去赋能和重塑最传统刚需的产业,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大机会。
且BAT在这方面并无优势可言,他们的海量用户很多时候可能还是一种障碍,因为他们无法“区块链”,无法小而美,无法个性化、无法圈子化。
试想一下,用区块链的技术应用到一个美容院,每个顾客的爱好,每个美容导师的贡献,每个顾客的消费,都可以进行数字确权,对应利润的高与低,其代币即可消费,亦可流通,还能增值,那将是什么局面?
综上,我以为,区块链先是一种思想,再是一种技术,最后才是生产关系甚至资本市场的一种革命。
2018,我会尽可能的把这种思维和机制应用到我所涉及的企业中,因为,区块链真的是未来,ICO不是。
http://xzh.i3geek.com